期末報告孩子們迎來第一次的分組報告,對於許多孩子來說是人生第一次與他人合作要完成一件事。
你還記得你第一次分組完成一件事嗎?你還記得與組員第一次合作的忐忑嗎?你還記得第一次意見分歧時心裡那種有話說不出的感覺嗎?「決定主題」一開式決定主題就很值得爭吵了,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主題(已經是一群很有主見的孩子了...),會有人賭氣離場,跑來跟老師好好的抱怨一番,「老師!他們都不聽我....」,跟老師說完好像也總是能夠得到心情上的撫平,情緒好了,又能回歸討論。每位孩子都在學習如何表達自己並說服他人,老師則是很重要的「積極冷靜區」。「製作過程」剛分完組沒多久,我們就遇到了Covid停課...分組報告也只好在線上討論分工,在家裡完成一些資料搜集跟報告內容製作,也必須要在線上互相回報工作進度,你問小組裡面有沒有「組長」?答案是「沒有」孩子們互相回報主要是為了互相幫助,而「責任」則是對自己,期待孩子們「對自己的報告負責」!其實是個很大的挑戰,因為分組的關係會對這份報告沒有歸屬感,可能會因為爭執而放棄,的確也有發生接近這樣的狀況,這時候老師就來了,老師會舉行「團隊合作技巧分享會」!
在團體討論的時候,全班的孩子會互相提出他們在分組製作報告時候遇到的困境,別組的孩子會提出他們覺得可以怎麼解決對方的問題,甚至有的孩子提出來的解決方法還會被別人「回送」給自己(那時候表情會帶點尷尬又帶點羞愧,非常可愛),得到了方法再帶回自己的組別裡運用,這樣的過程也進行了好幾數次。因為是分組報告,每組都翻閱了非常多的資料、書籍,常常都是滿桌的百科全書,滿地的圖表繪本,「統整」又是一項難關,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找到的資料是寶物!沒有被放上去或是被報告出來很可惜,所以光是挑資料、討論又是一段挑戰,報告的時間一天一天過去。
「限期接近」
眼看期末報告的日子就要到了,報告有的可能還沒成型,有的可能進度落後,每組都陷入水深火熱,情緒更是常起起伏伏,但也因為磨合了一陣子,這時候也出現了一些溫馨可愛的時刻,孩子們會互相打氣互相稱讚了!二、三年級的哥哥會到處炫耀「我們這組有個超強的一年級得力助手」,卡關的時候別組的好朋友會來指導協助,呈現一個良性競爭的現象。當有些人累了疲乏了,也會一起規劃休息時間,然後一起伸懶腰、做瑜珈(?),報告的日子慢慢接近,大家的心也越來越近。「結束檢討」
正式報告各種的問題在發生,臨時把報告弄壞,上台講話站位沒有默契,該講的地方忘記怯場,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吶...結束我們照慣例坐下來進行報告後「檢討」,老師先帶大家給自己十個掌聲,恭喜自己又成長了,接著果不其然又進入了「抱怨大會」,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抱怨著這陣子遇到的困難、組員的不配合、對於主題、內容的不滿意,大概每個人都大吐為快後,老師就拍拍手結束了這次「檢討」。
新來的老師在旁觀看,也驚訝「檢討」就這樣結束了嗎!?沒錯,結束了,孩子們已經學習得很多了,抱怨但沒有人惡言相向,老師反而觀察到了大家認真聽著對方為什麼不滿意,孩子們在抱怨的同時其實也都互相在反思自己下次怎麼做會更好了,「下次的」就留著我們下次一起變好吧!而且相信孩子們未來的答案可以比我們的,更好。
PS.孩子們已經開始要求下次的報告主題、報告形式,看來大家應該是很享受報告的過程吧
10-2期末報告主題:
不同地形氣候對植物的影響

現代建築VS古代建築

鐵軌的應用與比較

色鉛筆,是什麼?
